迎心‧傳愛結合社區 台中慈院增強慈濟人文軟實力
台中慈院喜迎新進同仁,首次在大里靜思堂舉辦「迎心‧傳愛人文營」。人文組與社區共同為廿二位學員規劃精彩課程,社區總計六十位志工以將近三比一的比例提供營隊滿滿的愛與溫馨,合心關懷團隊湯春元和曾燈章等多位志工更全程陪伴,期待同仁在守護生命同時增強人文軟實力。
◎迎心傳愛 化感動為行動
台中慈院院長簡守信在「迎心‧傳愛人文營」致辭,感恩社區志工幫忙,期待同仁把師兄師姊的愛與期許,化為發自內心的感動,行諸於日常工作中,並學習師兄師姊的精神發心立願,有更多年輕的力量加入志工行列,讓慈濟精神生生不息。還特別準備貼布、寬心油以及簡院長的行醫經歷「人間‧診間」與志工結緣。
第三聯區合心組隊也為學員備有結緣品,包括:餐袋、環保碗、手機架以及蘋果,祝福活動圓滿。台中慈濟護理之家主任李玉茹主持,巧妙連結各種環節,讓新進同仁看懂課程安排背後的用心。李主任說,上人開示的兩部影片從二○二三年開始再回到二○○九年,相差近十五年。如今上人和志工逐漸老邁,信念卻始終如一。提醒學員把握光陰,在這塊大福田一起如實修行努力工作,照顧好每一位病人。
◎環保與慈善
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李鼎銘分享「永續、如常」,他提到,上人希望弟子做「掘井人」,讓心靈泉水不斷湧出。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都是活泉,每一位同仁都是活泉上面的掘井人,只要有醫療人文,就能把愛一代代的傳承!他分享身上衣物全是回收寶特瓶再利用製成,科技的善巧讓衣服質料穿起來舒服,更能延續物命發揮更好功能,讓學員十分好奇。現場送出多項實用產品與同仁結好緣,預防醫學中心同仁吳佳臻收到高雅美觀藍色披巾,大為驚艷,他說,原以為寶特瓶產品會略顯粗糙,想不到觸摸感受卻是質地輕柔、細緻美觀,真的很棒。
課程並連線花蓮直播,由海外會務室副主任林斐菲師姊分享「大愛共善,膚慰苦難」。他說明土耳其南部強震,慈濟國際賑災行動以直接、重點、務實、即時為原則,與災民誠懇互動,規劃重點發放也進駐當地做義診服務,以及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借力使力將全球慈濟人的愛,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學員從中瞭解慈濟的付出早已跨越種族藩籬。
◎餐點皆愛心 巡禮知源起
午餐安排滿桌的歐式手工菜色,簡單卻創意十足,全部來自大里香積團隊的巧思,既美觀又可口。學員馬上拿出大里團隊送的環保餐具,一口一個讚美「真的太好吃啦!」小隊學員紛紛呼口號表達感恩,定睛一看才發現,近在咫尺的志工餐點全都是簡單到不行的菜色,不禁聯想到雙親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心中的感動已不是用言語能形容。
下午分站活動巡禮,首站一樓「大愛感恩科技門市」,由隊輔帶領學員認識門市產品如何將一支支回收的寶特瓶,做出高質感又實用的日常生活用品;接著前往「靜思書軒」,聆聽書軒成立的源起與靜思、淨斯著作與製品;再回到福慧大廳,由導覽志工介紹「船與傳」特展,從大里靜思堂興建到九二一地震展館探索,講述慈濟人傳愛的歷史淵源。
◎分站趣味多 茶道人文回甘
回到二樓感恩廳後,慈濟慈善基金會、國立工藝博物館與台中市政府教育局等單位合辦「SAY夜市‧機率特展」,讓學員分站暢玩彈珠台、麻將賓果、換不換的天人交戰、鐵口直斷運勢亭與人生二選一等夜市常見的擺攤遊戲,玩得不亦樂乎,全館驚叫聲連連。服務預防醫學中心的陳秋燕是職志合一的同仁,他在「鐵口直斷運勢亭」這一站抽籤,內容是「只要消息靈通,歷盡艱難,必有成就!」他依心中所想解讀籤意後驚呼:準耶!秋燕說,因為他下班後承擔社區人文真善美勤務,負責錄影剪輯,這籤文就是鼓勵他更換新設備,用好的器材留下最好的畫面。
靜思茶道時間,各組擺上茶具和精緻茶點,泡一壺好茶與學員品茗;茶人陳玉梅簡介靜思茶園和靜思茶道的源起,期許學員把來自慈濟三義茶園的茶香味,留存心裡感受靜思茶道的人文,在日常生活與舉手投足間。隨後營隊代表也贈送結緣品給陪伴的社區志工,感恩他們的付出。
護理部同仁張雯萍在分站遊戲活動中體會高點與低點,他在「彈珠台」、「換、不換天人交戰」與「扭轉乾坤」三個遊戲中累積九千多點,卻在「人生二選一」,孤注一擲啟動按鈕,瞬間所有點數規「零」!他回饋直言「當下心情超不開心」,但從遊戲中領悟到「自己選擇要自行負責,後悔是沒用的,很快調整重新出發。」他感恩在台中慈院有很多慈濟志工、懿德媽媽和學長學姊,像家人般陪伴,耐心引導適應環境,深深體會到職場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選擇,慈濟的溫馨讓他十分安心。
擔任個管師的莊涵捷分享,大學時參加慈青社受到慈濟家人的照顧,畢業後帶著這份愛回到志業體,幫助更多人。如師公開示,當你有愛的時候,累積愛的存款就能化成緣分,照顧更多人和更多人分享。
營隊結束前夕,李玉茹請所有學員及志工手牽手圍成一個大圓,合唱《一家人》在「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依相信彼此都感恩……」的歌聲中,活動畫下句點,也在每個人心中留下溫暖難忘的悸動。
(文/真善美志工王佩娟、吳淑鐘,曾秀英;圖/真善美志工廖偉辰、林聰穎,呂榮浩、曾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