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國度行菩薩道 慈院同仁見苦知福
「一群人搭著小艇,載浮載沉就為了要逃難」一張張相片震撼人心!土耳其慈濟志工余自成21日來臺中慈濟醫院,分享如何在不同宗教的國家行菩薩道,當日超過一百位慈院同仁現場聆聽,透過相片及影片敘述戰亂中難民悲歡離合的故事。難民苦相示現,讓同仁體悟「見苦知福」。
回溯1999年,土耳其和臺灣先後發生大地震;慈濟基金會募款馳援,土耳其派員來臺人道救援,雙方結下善緣,見證大愛不分國界與宗教。近十年敘利亞內戰與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威脅,戰亂下的難民偷渡鄰國的土耳其,甚至跨海歐洲地區尋求庇護,使土耳其長年動蕩。胡光中、余自成等慈濟人承擔重任,在土耳其用愛與陪伴關懷難民。受疫情影響余自成師兄回到臺灣,歲末隨師期間分享在土耳其的經歷,簡院長聽了很感動,邀請他來臺中慈院分享。
土耳其人文真善美志工余自成,分享他用相機紀錄慈濟在土耳其的足跡。(陳彥儒攝)
投影簡報每張相片背後,有著令人鼻酸的故事。(呂榮浩攝)
余自成師兄加入慈濟二十年,他用相機紀錄慈濟在土耳其的足跡,「土耳其慈濟會所義診中心四周遍佈伊斯蘭國(IS)成員,常遇到激進份子拿槍棍,還有大家看過校車跟鎮暴車並列嗎?」他的敘述與每張相片都令人震驚。
慈濟在土耳其爲敘利亞難民開設義診中心、發放物資、開辦滿納海學校幫助失學難民小孩上學。余自成說了學童阿里的故事:「五年前手心向上的打工小孩,因為 上人與全球慈濟人的愛,他人生有了轉變,在疫情期間回饋臺灣購買疫苗盡一份心力。」善的循環讓愛汩汩回流臺灣。
「土耳其政局不穩定,收容的阿富汗難民不受保障,紛紛往歐洲逃散,偷渡過程像是拿生命在搏鬥。」余自成邊說,邊播出黃昏下的愛琴海,難民偷渡出海的身影相片,邀請全場唱起「送別」歌曲,詮釋拍照當下的無奈及辛酸情境,現場同仁沈重壓心,鼻頭發酸。余師兄指出,因為疫情關係,流離失所的難民更顯得是弱勢中的弱勢。
余自成師兄記錄難民的同時也用愛膚慰,陪伴難民走過人生低潮,他與胡光中師兄培養當地真善美志工,組織翻譯團隊,將慈濟在土耳其的美善傳給全世界。真實且殘酷的世界與慈濟人堅定的付出,讓司儀陳麗偵師姊一度哽咽說不出話。簡院長回饋表示,「慈濟不是個名詞,是動詞,同時也是形容詞,余師兄他們用行動力感動所有人,在醫療也可用這樣的行動力,長長久久的關懷病人。」,院長感恩余師兄讓同仁更瞭解慈濟。
人間苦難歷歷在目,慈院同仁體悟「見苦知福」。(陳彥儒攝)
簡院長(左一)勉勵同仁學習余師兄的行動力去關懷每位病人。(陳彥儒攝)
社區健康中心行政主任賴怡伶看見苦難眾生,知道自己是有福氣的人。他感慨說道,「同樣身為人命運卻大不同,我們能平安的生活實在是非常感恩。」腸胃內科醫師林忠義堅定信念指出,我們的佈施能給世界苦難人,一點支撐的力量,而本身醫療付出上更有意義,也獲得更多心靈的能量。(文/呂榮浩、圖/陳彥儒、呂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