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誌搜尋
兒童緩和療護教育首登臺 臺中慈院展人文 Facebook
臨終護理教育基金會國際相關領域專家首次應邀來臺授課,五日起在臺中慈濟醫院國際會議廳舉辦為期四天的研討活動與課程,吸引日本、印尼與全臺醫護人員共近四百人報名,小兒科與護理部同仁加上總務室、人文室與志工總動員,處處留心細節的人文之美,讓來賓留下深刻印象。
臺灣發展安寧療護卅年,相關領域的服務、教育、制度與研究,在成人方面著墨多,目前都有規模的推動,兒科方面的知識體系建置卻相對薄弱,此次活動首次邀請國外專家授課,難得的機會吸引全台北、中、南、東超過四百名學員報名,最遠的學員得從金門搭飛機來上課,可見兒童安寧療護議題在臺灣推展已是刻不容緩。
中臺科技大學護理學院引進美國在這方面的證照課程,以加強臺灣兒童緩和療護品質及促進醫護教育訓練。國際臨終護理教育基金會講師,都是來自美國、澳洲的兒童緩和療護專家,授課內容是美國護理學校協會及希望城市國際醫療組織所執行的End-of-Life Nursing Education Consortium(ELNEC)計劃課程,全程參與課程將可獲國際認證種子師資證書,與中臺科大結盟的印尼、日本學校,十餘名師生此次也共襄盛舉。臺中慈院重視這項國際大型的活動,簡守信院長、莊淑婷副院長先後出席致詞歡迎。
簡院長說,照護安寧緩和兒童的過程,醫療人員展現關懷同時,最重要的是協助家庭走過悲傷階段,跟一般的照顧相較,是更辛苦的,很佩服報名活動的學員,遠從各地而來共聚一堂,瞭解如何從小朋友的照顧衍伸到更高層次的療護。簡院長也感恩中臺科技大學促成、安寧緩和協會的努力,吸引那麼多學員參加,讓台灣有更人性的未來。
六月五日的會前研討會,由澳洲醫師Wilkinson分享「國際兒童及新生兒緩和療護趨勢」、「瀕臨死亡兒童相關之決策」、「瀕臨死亡病童之疼痛及症狀處置」,並邀請臺大醫院小兒胸腔加護醫學科呂立醫師主講「簡介臺灣兒童臨終照護模式」。
六日開始為期三天的課程,則由基金會ELNEC講師依十個模組,包括:兒童緩和療護介紹、週產期及新生兒期緩和療護、溝通、疼痛處置、倫理/法律議題、文化及靈性考量-兒童緩和療護、症狀處置、死亡時刻之兒童緩和療護護理、失落哀傷及喪親之慟輔導、最佳的臨終照護模式進行說明。
臺中慈院提供國際會議廳、協助為期四天活動,小兒科李敏駿主任是主要的窗口,醫務助理高鳳霞提供行政協調,李宜准、黃冠翰等多位醫師在場學習新知,護理部則出動十餘位護理長協助活動進行,不論是場外報到、用餐,場內秩序、音樂與簡報播放,還是接待貴賓,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而總務室與人文室在會前協調志工,幫忙佈置場地,提供美味素食餐點,更是時時都展現慈濟人文之美,讓與會來賓及學員留下深刻印象。
(文、圖/曾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