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誌搜尋
以「人」為思維敘事 護理暖心故事為善競爭
臺中慈院護理部一百零七年敘事護理工作坊暨成果發表十一月一日下午在階梯教室登場,九個護理單位透過海報與簡報各自講述一個與病人互動的暖心故事,心蓮病房、九C病房拿下口頭報告前兩名,將代表醫院參加敘事護理聯合競賽。
心蓮病房口頭報告拿下第一名,與評審歡喜合影。(曾秀英攝)
參賽同仁全體合影,留下成長的足跡。(曾秀英攝)
臺中慈院去年起推動「敘事護理」,護理部主任張梅芳表示,感受到同仁的改變,今年再接再厲推出「敘事護理工作坊暨成果發表」,並將於十二月主辦六院聯合競賽,期待能向各院學習以「人」為思維主題的做法,透過分析病人個別照護需求,達到反思護理工作不足、激勵護理師工作熱忱,創新解決問題能力,並凝聚護理團隊共識目標。
這項競賽分口頭報告與海報兩種,活動預計下午兩點開始,會場早已聚集參賽單位精心製作海報,各組同仁忙著最後組裝,參與活動同仁各獲三張選票,選出心目中優秀作品。
護理敘事工作坊暨成果發表會參賽各組海報出奇制勝,吸引同仁參觀。(曾秀英攝)
活動開始前,護理部教學督導顏雅卉(右)說明規則。(曾秀英攝)
各組創意各組口頭報告依序上場,護理部多位督導及教學部副主任傅進華、志工組黃明月師姊等人應邀擔任評審,在台下仔細聆聽,敘事內容林林種種,病人罹患的疾病從動脈瘤到幻想症、從慢性骨髓炎到愛滋病,年齡背景從國小學童到高階官夫人,不同的疾病、年齡與背景,還有病人與家屬面對病苦的態度,都跟如何適切照護有直接、間接關係,
敘事過程往往在護理同仁細心觀察下,發現病人的心防、家屬的恐懼,,並一一破解,調整互動模式,才能給予個別化關懷,不同轉折的背後是一個個視病如親的護理之愛。
為爭取團隊榮譽,各組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能出奇制勝,不少單位除製作簡報,更一手包辦演員、拍攝到導演,自拍最夯的微電影,單位同仁、實習護生在場舉牌、加油,現場氣氛熱絡也讓緊張增溫。比較可惜的是,部份隊伍時間掌握經驗不足,精彩的過程全部講完已來不及報告反思結語,影響分數。
活動現場有護理師持牌替單位同仁加油。(曾秀英攝)
也有還在實習的學妹為學姊打氣。(曾秀英攝)
台上報告熱烈進行中,黃明月師姊坐在評審席裡竟頻頻拭淚,原來很多故事中都曾經有他的參與陪伴,當下被勾起的回憶讓他的情緒一發不可收拾。師姊引述病人家屬告訴他的一句話「眼淚會引發眼淚」,這位家屬跟他說,有一次醫師在解釋病情不樂觀,看見護理同仁轉身擦去眼淚,當下他的感受是「被疼到了」,這番對話打動了師姊,他疼惜護理工作的辛苦,「不只是一份工作,也幫助填補病人生命歷程中的殘缺,要深深的跟同仁們一鞠躬表達感恩」。
各告組口頭報各出奇招,說明照護個案的特殊性。(曾秀英攝)
神經內科傅進華醫師(右一)黃明月師姊(右二)應邀擔任評審。(曾秀英攝)
緊湊的賽事結束,傅進華醫師講評指出,故事很感動、互動很溫馨,但需要更精彩的表達才能觸動人心,建議參賽同仁重新整理包裝,練習用起承轉合講故事,放棄醫學報告式的從病史診斷講起,而是嘗試反其道而行,當成卅秒內抓住人心的廣告去經營,在簡報一開始就展現最亮眼的內容,讓觀眾忍不住看下去。
成績揭曉,敘事海報由六A與小兒加護病房共組「兒科團隊」,以細膩的手工製作,呈現與罹患動脈瘤女童護病間的溫馨互動,勇奪第一名。三B病房將幻聽、妄想被害病人的治療過程做成扉頁,掀開每頁都代表不同的過程,美工創意獲第二名肯定。九C病房創意取勝拿到第三名,尤其是把病人使用過的抗生素瓶蓋組成象徵希望的樹,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口頭報告第一名由心蓮病房以「融化冰山用愛溶解--生命最後再次相遇」拿下,九C病房「鐵漢柔情」第二名,兩個單位將代表臺中慈院參加十二月十四日的敘事護理聯合競賽。七A病房、三B病房也分獲第三名與佳作榮譽。護理部教學督導顏雅卉請託黃明月師姊與傅進華副主任擔任指導,為臺中慈院留下更棒的護理敘事內容。(文、圖/曾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