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誌搜尋
生前受照顧 家屬代捐善款讓愛循環
五月九日,在浴佛節前夕的忙碌中,社服室電話響起「喂,請問是社工秀瑜嗎……」電話轉到社工許秀瑜手上,「我是陳巧玲的大姐……」
許秀瑜想起了去年十月住院的陳巧玲,他是四十九歲的膽管癌末期女病人,病程進展腫瘤轉移頸椎,壓迫神經而住院。許秀瑜印象中的他,客氣又不喜歡麻煩別人,但隨著病情演進,漸漸全身癱瘓,必須有人全天協助他所有大小事。
之所以由社工接手,就是親友都無法協助床邊照料,加上治療費用耗盡積蓄,要另外請看護,經濟能力負擔不起。許秀瑜仔細評估了巧玲的情況,呈報後動用社服基金協助四分之三的看護費用,讓巧玲無後顧之憂的在醫院接受治療與照顧,也讓家人免去沈重負擔。
常常病房探視的許秀瑜是心疼巧玲的,因為只要有人幫忙,他都會一再說「不好意思,麻煩了!」甚至因為病痛壓不住,發生情緒反應後,他都會馬上道歉,說明自己並非故意。
終究,巧玲沒有復原起來,在三月萬緣放下。家人申請勞保給付完成後事,結餘款項依陳巧玲生前遺願,要捐給醫院,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九日一早的電話就是來滿願的,讓許秀瑜驚訝的是,上午才說完這件事,中午時分,巧玲的二姐就已經帶著十五萬元現金出現在社服室。二姐非常感恩血液腫瘤科李典錕醫師帶領團隊治療,還有行政志工團隊盡力照顧協助巧玲。二姐說妹妹有福氣能得到這麼大的幫助,生前就表示有機會一定要回饋,因此在處理後事後,熱切的帶著結餘款到醫院來,圓滿妹妹的心願。
巧玲的二姐(左二)代表妹妹捐贈十五萬元,由社服室主任林怡嘉(左一)、社工師許秀瑜(右二)社服室張李基代表接受。(馬順德攝)
二姐(左一)獻上擁抱,感恩許秀瑜(右一)對妹妹的關懷與照顧。(馬順德攝)
厚厚的現金接在手上,許秀瑜感受到沉甸甸的溫暖與謝意,悄悄在心底跟巧玲說謝謝,望向窗外藍天,他知道巧玲是在天上祝福著需要幫助的人。(文/馬順德、謝明錦、圖/馬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