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相倚廿四載 兩部輪椅不分離 戴春香浴佛謝母恩
「我只知道順著媽媽的意思就是了,這是我從媽媽對待外公的過程中學到的。」戴春香在浴佛典禮說到他對孝順的認知。戴春香陪著六十三歲母親十四日在臺中慈濟醫院參與生平首次浴佛典禮,相依為命二十四年的母女佛前俯首合十,戴春香感動到眼眶含淚。「整個儀式很莊嚴隆重,心裡很感動。」今天距離他們母女倆接受慈濟醫護同仁照顧,剛好也屆滿一周年。過去二十四年,母女先後遭遇車禍,雙雙不良於行的苦況,一直到慈濟社區師姊張美華2012年登門訪視,才獲得援手。
戴春香為母親刷牙、盥洗,二十四年從不間斷;不管到哪裡,戴春香總是坐著輪椅推著媽媽,兩人形影不離。
張美華甚至苦勸一年多才讓戴春香願意接受手術矯正雙腳,原因竟然是媽媽。「媽媽最擔心老了、行動不方便,怕我也不要他,只要五分鐘找不到我,就一直叫,叫不到人,就哭,我不放心他一個人在家。」最後是慈濟人安排母女同住護理之家,戴春香才獲得雙腳能落地行走的機會,目前努力復健的他目標是恢復肌力,能走得更穩更好。
張美華見證平日這對母女形影不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時,不論吃飯、睡覺、刷牙、洗澡、上廁所,日常起居,戴春香都隨侍在側,無微不至的照顧媽媽,即便戴春香手術後,兩人行動換成女兒坐輪椅,從後面推著媽媽輪椅前進,即使不方便但貼心始終如一。他的孝行在鄰里間傳為美談,一○一年曾獲選臺中市孝親楷模。
母女倆相處模式很特別,不時像朋友「搭嘴鼓」,也隱含戴春香的用心。「媽媽車禍腦部開刀,出院回家後,兩眼只能直直看著天花板,誰也不認識,話也不會講,只能一個字一個字像教小孩一樣教他。」戴春香說,「搭嘴鼓」是希望讓媽媽反應靈活不會遲鈍。
張美華描述戴春香照顧母親的細心,讓他這個行動正常的人也佩服感動,像半夜媽媽一有動靜,戴春香就起床照顧,長期下來相當耗費體力,也讓黑眼圈一直消不掉。戴春香即使行動不便,依然把起居使用二十多坪左右的一樓空間,打掃得一塵不染。
龍井區張美華師姊(圖中)陪伴戴春香母女至臺中慈院浴佛
戴春香直說自己只是陪伴,他認為人老了沒子女陪伴很可憐。剛好他受傷只能待在家裡,順理成章就由他來照顧媽媽。說得尋常,一照顧就超過二十四年。也因為孝順,艱苦困境才匯聚慈濟人的力量,協助他們脫離病苦,由臺中慈濟醫院醫師協助照顧他們的健康。
證嚴法師鼓勵大眾「行善、行孝不能等」,母女首次浴佛,他祈求佛陀,希望媽媽腦裡的水瘤可以和媽媽和平共處,也期待雙腳越來越好,脫離矯正鞋。戴春香的媽媽則希望佛陀庇佑女兒身體健康,將來能有好歸宿。戴春香笑說,如果真論及婚嫁,他的嫁妝就是媽媽,對方不能接受,他就不嫁了,一輩子照顧媽媽就好了,再苦也要把媽媽帶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