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新生哭鬧不上學?身心科醫師四招擺平「分離焦慮」

幼稚園開學已經三週,緊接著小一新生入學即將登場,校園裡出現眾多家長難分難捨的場面。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蕭亦伶醫師提供四個妙招,安撫容易緊張的孩子,讓他們提早跟「分離焦慮」說再見。

20160822_news_001_f307b.jpg

孩子「背著書包上學去」,對很多家長來說,代表小朋友邁入另一個人生的階段,值得期待,卻又擔心他們不習慣學校作息,眼看開學日越來越接近,不少家長也跟著憂心起來。事實上,每年國小校園迎來小一新生,都會看到部份穿著新制服的新生,眼淚汪汪拉著父母,不肯進教室的場景。 

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蕭亦伶醫師表示,很多媽媽都發現,寶寶七月個大後就變得很黏人,去哪裡都要跟,連關門上個廁所都會引發一陣大哭,但七個月大到六歲的孩子,有「分離焦慮」屬於正常發展階段的反應。所以當小小孩三歲要上幼稚園小班時,大多數反應是第一天高興,第二天還OK,第三天就吵著肚子好痛、不要上學之類的情況,讓很多爸媽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半強迫帶他們去上學還是休息好。

蕭醫師建議,應該先瞭解孩子在學校是不是發生甚麼困難?或者最近家庭環境有無明顯且重大的變化?持續上學還是很重要,因為離得越久再回去就會變得辛苦。就像大人有段時間不工作,再返回職場就有壓力,尤其容易焦慮的孩子,離開學校越久,越難再回去上學,一旦必須復學也會變得更焦慮。這樣的觀念放在小一新生更是如此,父母了解自己孩子容易緊張的個性,與其拿其它可以適應的孩子來比較,或是測試他們的底限,不如運用四個安撫妙招,協助幼齡子女適應環境。

小孩天天哭著不想上學、不想離開家,緊黏著媽媽,就是不出門?蕭醫師提出的四個處理程序:

  1. 提早陪孩子熟悉學校的環境:開學前一到兩週可以到學校晃一晃,一起陪孩子野餐、打球、吃孩子愛吃的食物等有趣的、輕鬆的活動,連結學校情境跟開心的感覺,在還沒有成為小一新生前先熟悉及適應環境。
  2. 避免孩子產生無法預期的焦慮:讓孩子知道媽媽會出現的時間,並在說好的時間確實出現,甚至早一點現身。
  3. 父母漸進式的陪伴與漸進式的退出:針對焦慮症狀較嚴重的孩子,一開始不妨整節課都讓孩子能看見家長,甚至也可以坐在教室的最後一個座位,讓他們一回頭就看見媽媽,讓小孩安心後,慢慢轉到窗邊、慢慢隔一節下課再來,慢慢中午或是下午再來。
  4. 提供放學後的正向連結:例如「放學時,媽媽可以帶什麼東西來找你?」 如最愛的布偶或吃的東西,下課後去溜滑梯之類的活動,讓小朋友對結束課堂後的時間能有開心的期待,以減少分離焦慮,也可以更快的度過這段時期。

如果使用這些策略,六歲以上要進入小學的孩子,仍有晚上睡不著,一早起來頭暈、肚子痛、拉肚子等症狀,不想上學或不想離開家的情況持續一個月以上,仍找不出焦慮原因,蕭亦伶醫師建議家長,帶小朋友就診評估,進一步釐清家庭及學校同儕之間的問題,瞭解孩子的感覺,一旦確認已出現分離焦慮疾病狀態時,醫師將依病情介入心理治療,甚至輔助藥物的治療。同時也需要指導家長陪伴的技巧與瞭解孩子的情緒,分辨孩子在那種情形最為焦慮,使用讓他最不焦慮的做法讓他更容易適應。

蕭醫師指出,小一新生嚴重到產生「分離焦慮症」,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因材施教」格外重要,家長越了瞭解孩子的個性和特質,越能協助孩子用適合孩子的方式幫助他們度過適應期。有些孩子天生氣質就比較容易緊張,置身陌生情境會躲在大人身後,得觀察很久才說話的「慢熱」個性,與其挑戰他的焦慮、測試他的底限,再回頭批評孩子膽小,不如提早準備,給子女多一點適應的時間。

延伸閱讀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