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帶血
許多人都會有大便流血的經驗,有人是驚惶失措,開始胡亂猜測;有人是輕易忽略而造成嚴重後果。當患者因為血便來門診就醫,我們會詢問他以下問題:
症狀何時開始?共解了幾次?
量多不多?
色澤屬鮮紅、暗紅、黑色、瀝青色?
腹部或肛門有沒有不舒服的症狀?
是血和糞便混在一起?或是單純排血?還是擦拭時有血?糞便帶血、或血直接滴出或排在馬桶裡、或是擦拭時出血,有助於判斷病況。
可能合併的症狀
血色素低下(貧血)、暈眩、盜汗、因出血量多而昏倒、血壓下降,甚至導致休克
體重減輕、食慾不振、嘔吐
頻便、有便意但便不太出來、排便變細
排便帶有黏液
腹脹、腹鳴、腹部有無疼痛、或合併有反彈痛
肛門周邊腫痛
肛門搔癢
可能造成便血的原因
一、幼兒
麥克氏憩室
幼年型息肉
肛裂
發炎性腸道疾病
二、成年人
混合痔瘡
惡性腫瘤
動靜脈生成異常
遺傳性血小板異常
小腸惡性腫瘤
發炎性結腸炎
發炎性腸道疾病
肛裂
孤立性直腸潰瘍
三、老年人
大腸憩室症
血管異生
腺性息肉
惡性腫瘤
缺血性大腸炎
發炎性腸道疾病
輻射性直腸炎
◎ 如果便血是鮮紅色的,需做的檢查包括──
鑑別是否由肛門口病因造成:基本的肛門視診跟指診、肛門或乙狀結腸鏡檢。
量多時,先給予大量體液補充以維持生命徵候,待穩定後或同時擺放暫時性鼻胃管抽吸,以鑑別是否由上消化道大量出血造成。
a. 如果呈陽性反應──需做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有異常發現,則做正確的診治。
b. 如果呈陰性反應或無異常發現,則直接跳接下一個選項。
大量出血時,由醫師安排核子醫學科做紅血球掃描,尋找出血點。
a. 確認出血點:安排血管攝影檢查,對於出血的血管,可直接做栓塞或利用藥物靜脈注射。如果血管攝影無法找到正確出血點或處置,則直接做手術處理。
b. 紅血球攝影如果無法找到出血點,則必須先輸血,採支持性治療。
一般量的出血:則做大腸內視鏡檢查,可直接對出血病因做治療。如果內視鏡無異常發現,則作輸血及支持性治療。
患者在門診時,可詢問醫師幾個問題──
我的症狀是否是痔瘡造成?
罹患大腸直腸腫瘤的機率?
過去有病史者,罹患上消化道潰瘍或肝硬化出血的機率?
功能性疾病造成的機會?
實際上,解血便應尋求大腸直腸外科或胃腸科醫師協助作疾病的確定,對於下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生率逐年攀升、發生年齡普遍化的今天,每個人都不能輕忽它可能發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