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科-輪狀病毒護理指導(NEW)
一、輪狀病毒症狀:
輪狀病毒是秋冬天最常見的腸胃炎,主要侵襲腸胃道,以嘔吐、腹瀉、發燒為主,家中幼兒若有皮膚乾燥、活動量減低、小便量減少、無汗、眼眶凹陷、囟門凹陷、昏迷、嗜睡等脫水症狀,嚴重者休克甚至於死亡。
二、輪狀病毒的治療:
目前並沒有有效對抗病毒的藥物或疫苗,所以治療上以症狀治療為主,補充水分、電解質是相當重要的,如果幼兒持續嘔吐、嚴重腹瀉,最好改由注射點滴,以補充水分。
〈1〉嘔吐階段最好不要餵食病童,因為越餵越吐,反而造成更嚴重的脫水現象。最好的方式是先禁食讓腸胃休息,待病童停止嘔吐或腹瀉後,從餵食少許開水開始,病況穩定了,再餵食清淡飲食。避免甜食及油膩食物。
〈2〉輪狀病毒會破壞腸胃道中的乳糖脢,導致小孩喝牛奶後,無法吸收牛奶中的乳糖,造成乳糖不耐症,所以餵食牛奶,小孩會出現嚴重腹瀉的情形,最好約一週後,才恢復正常的牛奶餵食。
四、輪狀病毒的預防:
〈1〉輪狀病毒的傳染是經由接觸所致,因此在處理完排泄物後,一定要記得用肥皂洗手。
〈2〉注意飲食清潔,避免生食及不潔的食物。
〈3〉病人需適當的隔離,幼童暫時停止上學。
〈4〉輪狀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病童經常接觸的玩具應定期清洗,以維護衛生。
五、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1〉若出現以下情形應立即就醫:腹瀉次數增加,持續的腹瀉會導致脫水。糞便中有血絲、黏液或膿、持續的腹痛持續高燒不退、活動力差等。
〈2〉開始進食時,以清淡、低纖維食物為主,如:吃稀飯、白土司、白饅頭等食物。嬰兒因以奶粉為主食,故先試著沖泡著半奶(即濃度稀釋成一半)。若拉肚子的情形無法在 3-7 天內改善,可能需在醫生指示下換無乳醣奶粉(即市售之止瀉奶粉)。
〈3〉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醫療用電解質口服液,以補充水份及電解質。小兒腹瀉時,不可測量肛溫,以免刺激肛門排便。如有發燒,禁用肛門塞劑,可改用口服藥。
〈4〉經常換尿布及清潔臀部。解便後先使用濕紙巾將大便擦拭乾淨,再以中性溫和肥皂和清水清洗臀部並拍乾,尿布要選擇較透氣的,以預防尿布疹。
〈5〉塗抹薄薄ㄧ層凡士林於臀部,可防止皮膚與糞便直接接觸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