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輸血護理指導
一、輸血目的
1.治療急性出血。
2.補充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以控制及預防出血。
3.補充白血球,增加抵抗力。
二、輸血原因
1.外傷性失血:意外創傷或血管傷害。
2.手術:手術是造成嚴重失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手術部位不同、切割組織大小、手術時間長短,皆會影響手術失血量。
3.糜爛性疾病:常見於內科癌症患者,通常為潰瘍造成之出血;肺結核之咳血、肝膽病患食道血管破裂、癌細胞造成組織血管侵犯等,皆會造成出血情況。
4.血液疾病:白血病患者當骨髓被大量惡性細胞佔去,影響到正常血球生長生成與成熟時,就會造成血液惡體質;營養不良患者會導致慢性進行性貧血;有凝血功能障礙者,會因小小創傷造成嚴重的出血反應。
三、輸血護理
1.輸血前,護理人員會先向您解釋輸血目的、步驟及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
2.護理人員會請您填寫輸血同意書。
3.輸血前會抽血檢驗輸血時所需之檢驗數值,並詢問您的血型。
4.血品輸注前,護理人員會再次核對您的基本資料及詢問血型。
5.輸血前、輸血第 15 分鐘及輸血後,護理人員會監測您的生命徵象的變化。
6.輸注血品過程中,您有任何不適,如呼吸喘、冒汗、皮膚癢、忽冷忽熱等,請立即向護理人員反應。
四、輸血常見不良反應與處理
1.循環過量反應:通常發生在輸液過多或過快的病患,常見的症狀包含:呼吸困難、呼吸喘、水腫現象、血壓上升、心跳加快等。若有症狀發生時,護理人員會立即停止輸血,協助您採半坐臥休息,需要時給您氧氣使用,並依醫囑注射利尿劑,協助排出您體內多餘的水份,改善您的情況。
2.熱源反應:為常見的輸血反應,與血品內所含之白血球有密切關係症狀有發燒、畏寒、噁心、嘔吐或肌肉痛。護理人員會將輸注血品之速度略減慢、需要時予烤燈或冰枕使用、依醫囑予退燒藥使用,減緩您的不適。
3.過敏反應:來自於抗血漿蛋白之抗體,臨床表現為輕微風疹塊或蕁麻疹、皮膚癢,護理人員將減慢輸注血品之速度,依醫囑予抗組織胺藥物治療。
4.溶血反應:通常因 ABO 血型不合或 RH 因子不合所致,反應可能發生在輸血開始 5~15 分鐘,產生之症狀有發燒、畏寒、背痛、噁心、嘔吐、呼吸急促、血壓下降、血尿等。當有症狀出現時,護理人員會立即停止輸血,並抽取您血液送檢,醫師會依您的症狀予以適當治療及處置。
5.延遲性輸血反應或血清性疾病:大多指發生於輸血後 24 小時至 2 週內之反應,常發生在經常輸血的病患,因紅血球不規則抗體所引起,其症狀與溶血反應相似,但較輕微,症狀有發燒、畏寒、背痛、噁心、嘔吐或煩躁不
安等,若您在家中有不適症狀,請立即就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