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檢查-乙狀結腸鏡檢查護理指導
點擊數: 306
一、簡介:
乙狀結腸鏡檢查是利用一種細長、可彎曲、具有光源及攝影功能,大約 60 公分長的軟式電子內視鏡來執行檢查,內視鏡管先從肛門放入,慢慢深入經過直腸、乙狀結腸、和一部份的降結腸(正好是大腸癌比較常發生的位置),過程中就可以看到腸子內部是否有任何病變。
二、檢查前注意事項 檢查前注意事項:
1、由醫師開立檢查申請單至檢查室安排檢查時間。
2、需填寫乙狀結腸鏡檢查同意書。
3、檢查前需先由護理人員依醫囑進行灌腸後才能執行檢查。
三、檢查後注意事項 檢查後注意事項:
1、請在檢查室外休息 20 至 30 分,確定無不適時再離開。
2、因檢查中會打入空氣,所以檢查後可能會感覺腹脹或輕微腹痛,但會在半天內漸漸經由排氣或排便即可改善。
3、因檢查產生的迷走神經反射,有些人會有頭暈的情形,請先靜坐休息,待起立時不會產生頭暈時再走動,以免跌倒受傷。
4、若檢查前有使用鎮定劑,會使反應力變得遲鈍,故檢查當天請勿騎車、開車、從事危險活動或工作,檢查當天最好有家屬陪伴,以免發生意外。
5、檢查後 48 小時內請注意是否有;
(1)解黑便(狀如柏油)或血便。
(2)持續不停腹痛、腹痛加劇或腹部變僵硬。
(3)休克徵候:冒冷汗、四肢冰冷、心跳加速等。若有以上徵候請盡速告知護理人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