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療護-如何陪伴親人最後一程
「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後一刻,你仍然是那麼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然逝去;也會盡一切努力,讓你活到最後一刻!」---桑德斯 醫師
一、目的:
當一個人知道自己即將離去時,心中可能有不安、憤怒等複雜情緒,家屬可以和親人道歉與道謝,藉此機會表達並說出彼此內在感受。道別與祝福,陪伴親人走過最後一程,減少彼此的遺憾。
二、病人的心理想法 病人的心理想法:
病人的情緒是錯綜複雜的,可能會有以下的心理想法,這些提醒我們
注意尊重他所處的狀態,也調整我們陪伴的角度:
1. 我會害怕死亡,所以請不要逼迫我一定要接受
當我躺在這哩,可以感覺到我未來的路。而死亡讓我害怕,但是我的身體還在,我的眼睛還可以看依舊是這個人世的一部分。雖然我的身體陷在病痛之中,讓我不得不想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但是要我接受死亡並不容易,這代表我必須將人世間的關係全部切割,所以請不要逼迫我面對,我會用自己的速度、方式去接近死亡。
2. 耐心陪伴我,我會走過去的
我的日子並不好過,隱約的死亡讓我焦躁不安、哀傷、鬱鬱寡歡,如果你可以願意陪在我身邊,不需要企圖想要改變我的心情,只要耐心的陪伴我,一切終究會過去的,我會漸漸接受,也許在某個時間會與你會心一笑。
3. 請真摯的對待我,不要假裝沒事
現在我最需要的事你誠懇真摯,當你強作喜悅或打起精神在我面前,我會覺得,我也必須隱藏真實的自己,這樣會我更加孤獨,對我來說,有個人能分享我的淚水才是最大的安慰。
4. 一笑解千仇
如果我們有段恩怨情仇的過程,讓我們坦白的承認好嗎?承認過去相處上的難處,相互諒解,把他放下。相信我,我更能夠察覺到自己過去的錯誤,對於造成你的傷害,我感到十分難過,請允許我道歉,跟你說聲對不起,讓我們重新開始,分享我們在一起的最後時光。
5. 請親近我
我最強力的恐懼之一,就是會淪落到像小孩子一樣,無助、全部都要依靠別人,不管我外表看起來是怎樣的魯莽、退縮、喜悅、悲傷,其實我的內心是很苦的,我非常的寂寞、害怕,我希望我的朋友、親人可以抱抱我或輕柔撫摸我的臉頰,請不要壓抑你的情感和關懷,帶著你的人性和慈愛來撫慰我的苦痛。
6. 記得說再見
說再見對我們來說很困難,病人的想法也許是「當我開始走向死亡以後,請祝福我、接納我」,或許我們表情木僵,但我的內心卻波濤洶湧,否認、憤怒、焦慮、擔心、罪惡感、懊惱、驚惶等都會一一浮現,而我的一生所承受的感恩與不捨,往事歷歷,讓我反省著,請你陪著我,不要批評,接受我所有的反應。
三、您可以這麼做:
1. 讓他安心
讓他放心安心是非常重要的,當他願意聊時,和他談談所擔心的事,談話能夠幫助他自己整理思緒,正向的鼓勵,唯有放下心中的牽掛,方能安祥的離開。這個過程不是透過講理,而是分享他心中的擔憂,讓他看到正向的希望。
2. 允許他的離開
親情的難捨可能是最大的牽絆。對於臨終者而言,親人允許他的離開,而且祝福他前往下一個更好的旅程,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好的一件禮物。可以向他說:您放心地走吧!我們會好好照顧自己及家人,感謝您曾經對我們所付出的一切。
3. 陪伴與傾聽
親人能在旁陪伴,傾聽他的感受,注意病人所要表達的各項訊息,且適時給予回應。親友可以適度的輕握他的手或雙手,撫摸頭、臉和四肢的皮膚等肢體的接觸,使他感覺到家人的關懷。
4. 不孤獨
真心的陪伴過程中,讓親人感受到他並不寂寞。但是心靈上的孤單很難避免,可以依他原有的信仰給予支持。若為基督教徒告訴他:所承受的苦難,經過神的應許,他並未被神所遺棄,且神的愛會永遠跟他在一起。若為佛教徒:把心靜下來,一聲聲跟著佛號唸,求阿彌陀佛接引到西方淨土,那是我們相約再見面的地方。
5. 寬恕
可告知摯愛的親人,以前的過錯已得到原諒,並請他也原諒你以前的過錯。
6. 提醒他往前走
在臨終時刻,他可能因不捨而有些遲疑,或是顯現一些的不安,可以配合他的呼吸念「阿彌陀佛」或是「哈利路亞」,需提醒他往光明的地方前進,我們會一直祝福他。
<如有任何需要及問題歡迎詢問護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