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療護-疾病末期照護-淋巴水腫照護

一、定義:
淋巴水腫是指身體組織內積聚過多的淋巴液而產生的腫脹。淋巴(管)系統分佈全身,淋巴液是由微血管溢出的富含蛋白質的液體,正常情況下,它會經由遍佈全身的淋巴管流至淋巴結,最後再回流到靜脈,達到調節組織液的作用。當它受到破壞使淋巴液不能流通,積聚在皮下產生水腫,即是淋巴水腫。

二、症狀:
1. 肢體腫脹、酸痛、沉重或有緊繃感。
2. 皮膚抵抗力變差,容易破皮而感染,傷口癒合不良。
3. 關節靈活度降低、肢體活動不便而影響日常生活功能。

三、照顧方法:

(一)如何預防淋巴水腫產生:
1. 減少干擾淋巴液回流:避免患肢長期下垂,儘可能常將患肢抬高;避免患肢穿戴緊身衣物、手錶或首飾;避免於患肢測量血壓,減少對患肢施予過度的壓力。
2. 限制淋巴液產生:溫度增加及深部按摩會使血管擴張,會增加淋巴液的產生,避免曝曬、熱敷或深部按摩;限制水分攝取,包括點滴等。
3. 保護皮膚避免傷口感染:避免於患肢抽血、注射、打點滴、針灸或放血、刮傷、燒燙傷或蚊蟲叮咬等外傷;避免使用清潔劑,患側肢皮膚若有乾裂的現象,適度使用乳液及藥物;若有滲液以生理食鹽水清洗,用無黏性無菌紗布覆蓋,避免粘貼膠布,滲液量多時外面用看護墊吸附。

(二)淋巴水腫按摩注意事項
淋巴水腫現況是無法根治,但透過淋巴水腫按摩可以減輕腫脹,增加舒適性。這是一種特殊的按摩手法,藉由運動及對皮膚的輕觸,促進淋巴管收縮使淋巴導向附近仍有功能的淋巴系統,減輕淋巴水腫。

(三)用物準備:

1. 浴巾、安靜隱密保暖的空間、彈性繃帶、輕音樂

2. 淋巴水腫按摩注意事項:
(1) 每日早晚各一次或每日一次。
(2) 按摩前不可擦乳液,使其有牽引力將淋巴液流往軀幹。
(3) 避開有傷口的地方。
(4) 淋巴按摩前不可沐浴、熱敷或按摩。
(5) 按摩的肢體脫下衣褲,覆蓋浴巾及適度的保暖。

3. 淋巴水腫按摩方式:
(1) 開始緩慢深呼吸 5-10 次,可以配合擴胸運動:吸氣時,雙手向外打開;吐氣時,雙手合攏,使內在心靈放鬆,深部的淋巴結打開。
(2) 按摩手法:淋巴管在皮下不到 0.1 公分表面,主要運用皮膚的摩擦力帶動牽引的作用,促使淺層淋巴液回流。按摩時輕輕撫摸,用食指中指兩個指腹平平的輕撥,不用指尖,不要按壓;大區塊則用手掌(虎口朝上)輕撥。輕撫式的按摩,力道能夠牽引皮膚即可。
(3) 按摩順序:大的軀幹淋巴結 大的軀幹淋巴結→健側淋巴結→患側淋巴結→水腫肢體。先打開健側腋下、腹股溝淋巴結,目的是將淋巴液先趕至健側,騰出空間準備引流患肢淋巴液。
(4) 打開大的軀幹淋巴結:雙手從耳下按摩至雙側鎖骨,接著腋下及腹股溝,以輕撥的方式輕柔緩慢往向心按摩,每一部位按摩約 20 次。
(5) 前胸部按摩,先按摩健側胸部 1/ 3 處,將液體引流到健側體,其次按胸部中間,再按患側胸部,接著從腹側向上。後胸部按摩方式相同。(以上約 5-10 分鐘)。
(6) 上肢淋巴水腫:手臂正面分三段,上、中、下段,按摩方向為往上往外側,各按摩 20 次,手臂後面也分三段各按摩 20次(患肢約 15-30 分鐘)。
(7) 下肢淋巴水腫:和上肢方式雷同,往上往外側按摩,順序:腹股溝淋巴結按摩→大腿往腹股溝按摩→小腿往大腿按摩→腳踝往腹股溝按摩→腳部有結節處特別輕按。
(8) 局部加壓:按摩後肢體水腫改善,腫脹變軟需用繃帶纏繞壓迫,減緩水腫回覆速度。最好先以棉捲纏繞,做為柔軟保護層,再以合適的彈性繃帶輕輕包紮加壓,太緊會阻礙回流及血液循環,觀察末梢循環,若冰冷或發紫需馬上移除,最慢8-10 小時需要移除。
(9)抬高肢體:平時可以舒適的墊子抬高,肢體過心臟,避免彎曲,增進體液回流。


<如有任何需要及問題歡迎詢問護理人員>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