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含碘對比劑
對比劑的作用:
經由靜脈血管注射對比劑,透過血液循環到達欲檢查的組織,了解該組織血管分佈狀態與排泄的狀態,經由影像的呈現達到診斷的目的;最後對比劑會經由腎臟的過濾至集尿系統,經由尿液排出體外。
本院自民國100年全面使用非離子性對比劑,費用全由健保給付。
何謂離子性對比劑?
它在血液中以離子狀態存在,具高滲透壓(可高達血液的7倍),而高滲透壓會為某些人帶來不適但此類不適會因人而異〈例如:會有種血管即將爆裂的感覺,身體也會顯得燥熱等〉,也比較容易引起副作用;目前廣泛的使用在身體各體腔、泌尿道及血管內。
何謂非離子性對比劑?
為了能降低離子性對比劑高滲透壓帶來的副作用,發展出非離子性對比劑,它在血液中以分子存在,其滲透壓較接近血液,而在人體內耐受性更好,使用在腦室、脊椎攝影、心臟血管攝影與體內各組織攝影上更為安全,而發生對顯影劑的不良反應的機率可降到百萬分之一。
離子性對比劑與非離子性對比劑之比較:
離子性對比劑 | 非離子性對比劑 | |
滲透壓 |
一般為高滲透壓 | 低滲透壓 |
燥熱感覺 | 稍強 | 輕微或無 |
注射時疼痛 | 稍強 | 輕微或無 |
噁心感覺 | 較多 | 輕微或無 |
如發生滲漏所產生的組織壞死 | 嚴重 | 輕微 |
全身性副作用或其他各種過敏反應 | 機會較高 | 可降低發生率,但嚴重過敏性反應仍可能發生 |
價格 | 較低 | 較高 |
健保給付 | 給付 | 給付(民國100開始) |
對比劑的用途:
傳統 X 光透視血管攝影(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
電腦斷層血管攝影 ( CTA )
電腦斷層掃描 ( CT )
經靜脈腎盂造影( IVP )
注射對比劑的併發症:
少數人可能會產生各種不同程度反應,如溫熱感覺、噁心、嘔吐、頭暈。但通常在短時間內就會消退。5%機率會引起輕微過敏,如皮膚癢,起紅疹,心悸..等,約萬分之一機率會有嚴重過敏反應,如休克,昏迷,而嚴重到致命的機率約三萬分之一,少數特異體質者,可能發生罕見休克、猝死。 ( 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一 ) 。
容易引起併發症的危險因子:
過敏體質者 : 慢性鼻竇炎、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等病史 、 之前曾經有對對比劑過敏的經驗。
內科疾病 : 心臟血管疾病 、 糖尿病 、 腎臟功能不良的人 、 肝功能不良 、 多發性骨髓瘤等。
年齡 : 大於 72 歲及小於 3 歲。
施打劑量 。
對比劑 Q&A
什麼是對比劑?
Ans:簡單的說,就是影像檢查時(例;經靜脈腎盂造影、電腦斷層等等)可以使不同組織間的對比更清楚的化學藥劑。如鋇劑或含碘之靜脈注射對比劑。
『非離子性對比劑』與『離子性對比劑』有何不同?
Ans:非離子性對比劑引發副作用(包括發熱、嘔吐、不同程度過敏反應等)的可能性比離子性對比劑低;非離子性對顯影的舒服度也較高。原則上有過敏體質、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氣喘病患者、腎臟功能不良的人,發生過敏反映的機會較高,風險較大因此為了您的安全,請於報到時事先告訴櫃檯人員或護理人員。
打對比劑會有什麼危險性?可不可以不要打?
Ans:一般而言,過敏反應的發生會因個人體質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但若不注射對比劑就無法清楚地觀察病灶。對於對比劑發生過敏風險較高的人,我們會建議您換成『非離子性對比劑』可以降低過敏反應。其實對比劑危險性並非想像的高,只要有正確充足的了解,使用對比劑的檢查危險性相當低,我們會做好必要的準備,不用擔心。
為什麼施打對比劑需要禁食 ?
Ans :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因為需要評估胃或食道的黏膜,若是消化道有食物很可會與病灶混淆,造成判讀的誤差;另一方面,許多病患在接受對比劑注射時會覺得有嘔吐感,若是不小心將嘔吐物吸入肺部,腸胃道的細菌很容易在免疫力不佳的病患造成吸入性肺炎,那就得不償失。
用自費的對比劑是不是就不會過敏?
Ans :自費的對比劑的好處是過敏的機率顯著的降低( 1/10 萬 ®1/100 萬),但並不是完全不會發生,仍然有過敏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