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慈濟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衛教文章
家有遲緩兒怎麼辦?
(文\物理治療師 劉淑靜)
何謂 發展遲緩?
「發展遲緩」是指兒童現時的發展階段明顯地較同年齡兒童的平均水平為低。
0~3歲寶寶的重要發展指標
兒童發展
透過發展指標,您對孩子在不同年齡層的動作、語言、認知、社會能力的發展特徵將能進行簡單的自我觀察與檢核,讓你具備整體性的兒童發展概念。
動作發展
• 寶寶從出生開始,面對新奇的世界,酒會迫不及待地去探索。
→翻身、坐、爬、站、走
成熟的掌握自己的手腳與身體運用
→提升全身的協調性
0~1歲
• 手部:
– 初期嘗試去控制自己的雙手,如:揮擊物品
– 試著用拇指與其他四指去抓握東西
– 一歲左右會做拍手動作
• 全身:
– 四個月即會扭動身體而翻身
– 七個月大不需協助就能自己坐穩
– 八個月大會向前或向後爬
– 九個月大左右可扶持家具站立,一歲左右開始學習走路
1~2歲
• 精力旺盛,喜歡爬上爬下
• 不需要扶,自己就會走路;一歲半就走得很穩了!
• 由大人牽著,會上下樓梯
• 喜歡推拉、傾倒、堆高、敲擊、道出、填滿等操作
2~3歲
• 喜歡跑步、從高處跳下來、且有能力完踩踏板式玩具車
• 精細動作進步很多,喜歡玩拼圖、積木、穿線遊戲、用蠟筆畫畫等
語言發展
從咿咿呀呀說不清楚的新生兒,到「為什麼?為什麼?」一直說一直說的好奇寶寶,孩子的語言發展,快速豐富的讓人意想不到。
0~1歲
• 二至三個月大,寶寶會嘰嘰咕咕的回應爸爸媽媽的聲音
• 六個月大,會微笑和笑出聲
• 當有聲音出現時,會轉頭主動尋找聲源,如:叫到自己名字時
1~2歲
• 寶寶開始牙牙學語,出現第一個語彙
• 配合手勢、表情、聲調起伏,開始模仿大人說話的許多特質
• 聽懂的字會持續增加
• 到了一歲半,就能重複他聽到的語彙,例如:爸爸、抱、媽媽、車車
2~3歲
• 能說更多的語彙(30~50個)
• 嘗試組合語彙,例如:爸爸抱、媽媽要
• 能了解日常生活的許多事
認知發展
• 搖籃裡的小嬰兒,看起來是那麼天真無邪,像是一張白紙,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們有著無限的學習能量唷!
0~1歲
• 明顯會偏向於他喜歡、熟悉的特定者
• 開始去模仿別人的動作或聲音
• 喜歡和別人玩簡單的遊戲,如:拍拍手、躲貓貓
1~2歲
• 好奇心強,喜歡不斷嘗試、試驗
• 能聽動簡單指令,如:來來來
• 對事情先後順序、因果關係已有概念,例如:爸爸何時上下班、打翻東西會被罵等
2~3歲
• 對事物的特徵差異(如形狀、大小),特別感興趣
• 嘗試自己動手、解決問題
人際互動
可別以為0~3歲的孩子只能被動等待照顧及關懷,其實他們已經準備好與人互動、主動尋求回應了呢!
0~1歲
• 喜歡注視人臉,聽說話聲,且會報以微笑
• 會認出父母的聲音
• 喜歡被人逗;和人玩
• 對陌生的人或地方感到害怕1~2歲
• 懂得表現親密,向兄弟姊妹、親人、寵物、或玩具表示關愛
• 用一些舉動引起大人注意,如:抓你、做不應該做的事
• 喜歡牽大人的手,這樣比較有安全感~3歲
• 學習分享,但輪流仍是件困難的事
• 從單獨遊戲進入平行遊戲階段,孩子一起玩時,仍各玩各的東西,但逐漸會注意彼此玩的東西
留意孩子的身心發展
簡單的指標
• 六個月大,對外界刺激還沒有什麼反應;例如:聲音、色彩鮮豔或明亮的東西沒反應。
• 超過一歲還不會自己坐穩、不會爬
• 到了兩歲還不會走路
• 到了三歲還不會說簡單的單字
• 過份安靜或反應異常緩慢
• 過分活躍好動
若有以上指標出現,你應向有關專業人士諮詢,如小兒科、家醫科、復健科醫師等。
常規性檢查
• 若有遺傳病史,可要求醫院作新生兒先天代謝異常的篩檢,目前國內篩檢項目包括:
– 苯酮尿症、
– 先天甲狀腺功能低下症、
– 高胱胺酸尿症、
– 羊乳糖血症、
– 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酶缺乏症(蠶豆症)
• 施打預防注射,詢問看診醫師,需要時再做進一步體能及智力測驗
• 兒童預防保健服務:一歲以下給付四次;一到三歲給付一次,內容包括身高、體重、營養狀態、一般理學檢查、特殊項目檢查、口腔檢查
早療
即早期療育的簡稱,是針對發展障礙嬰幼兒的預防性訓練,它是以家庭為中心的療育模式,由家長決定恰當的處理方式。
早療的重要性
按國外的經驗,如果這些孩子在三歲以前做療育,其一年的療效等於三歲以後十年的療效。把握住最佳的時機,則孩子的殘障程度可以減輕或消失。
早療的對象
• 障礙幼兒:如唐氏症、新陳代謝異常、腦性麻痺、脊柱裂等
• 生理狀況危險的幼兒,如:早產、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癲癇、視聽覺異常等
• 環境危險群幼兒,如:營養不足、受虐待、嚴重家庭問題等
• 發展遲緩兒童,若有全面或部分成熟速度延緩、特殊人格發展異常,經診斷生理或心智狀況致發展障礙,即須接受早期療育。
幫助孩子跨越障礙~How?
• 明白孩子的困難、限制、困擾
• 正面欣賞及讚揚孩子所付出的努力
• 培育孩子不同的興趣
• 鼓勵及幫助孩子以不同方式表達情緒與感受
• 增進孩子對自己正面的看法
訓練及教育
• 醫療服務
– 國健署聯評中心篩檢及評估
– 醫院小兒科、身心科、復健科療育訓練
• 縣市社會局
– 兒童發展啟蒙資源中心
– 特殊幼兒中心
• 教育局統籌
– 早期療育、學前特教、國民教育
他有點慢,他是我的天使
「飛」得慢,不代表失去「飛」的能力。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詳細診斷及治療需經醫師診斷後為之。若有任何問題,可與醫師及治療師討論,洽詢電話:(04)3606-0666分機4139 兒童物理治療室
參考資料
1. 內政部兒童局:http://www.cbi.gov.tw
2.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2006)。陪你一起慢慢走。台北:圓神出版社,20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