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衛教
消化性潰瘍容易反覆發作,可能發生於胃腸道與酸性胃液可接觸到任何部位,約98%發生於十二指腸和胃,故又稱胃、十二指腸潰瘍。具有上腹慢性週期性節律性疼痛的特點,及反胃噯酸、噯氣、噁心等胃腸道症狀,屬中醫「胃脘痛」之範疇。可能出現出血解黑便、穿孔等併發症,其併發症則與中醫學中的「嘔吐」、「血症」雷同。
消化性潰瘍的原因
飲食沒有節制、暴飲暴食、喜食刺激食物如煙、酒、檳榔等及工作過度勞累、精神過度緊張,神經機能調節紊亂,或是服用阿斯靈及類固醇等藥品,都是導致消化性潰瘍發生的原因。而據統計有90%以上的消化性潰瘍和幽門螺旋桿菌有關。
日常保健之道
吃飯要細嚼慢嚥,且心情要放鬆,飯後要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
吃飯要定時定量,切勿說宵夜,或在進餐後四小時內睡眠。
食用和無刺激性食物,且三餐營養要均衡。
食物烹煮的方法應以蒸、煮、燉或製成糊泥狀較易消化,避免煎烤炸辣過油,以及焦化的酸性食物。
平時若有服用類固醇、止痛藥、消炎藥、關節炎治療劑等,需多加注意藥物副作用帶來的影響。
生活作息正常,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切勿熬夜。
避免抽煙、喝酒、嚼檳榔。
避免下列食品:
(1)調味乳、煉乳、慕斯、奶油蛋糕等太甜的食物。
(2)醃製食品:醬瓜、泡菜。
(3)過老或含筋的肉類,如:牛筋、蹄筋。
(4)果類:酸度高及含皮、子、纖維多的水果如番石榴、香蕉、鳳梨、荔枝、草莓、龍眼、檸檬、酸梅等。
(5)辣椒、胡椒、蒜、咖哩、沙茶醬、芥末等刺激性調味料。
(6)各式甜點糕餅、糥米類製品(如年糕、棕子)等。
(7)煎、烤及油炸食物,以及過於精緻的加工食物。
(8)濃茶、咖啡、巧克力、酒等刺激性含咖啡因的飲料。
(9)核果類,如炸腰果、核桃、花生等油質過多的食物。
(10)纖維質過多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筍子、西洋芹、番茄皮、玉米、金針菇等。
參考食療
大棗燉山藥木瓜
材料:大棗(紅棗)10顆、木瓜150公克、山藥150公克、生薑30克、醋25cc。
作法:
大棗洗淨去籽,木瓜洗淨去皮去籽切塊,山藥去皮洗淨切塊,生薑切片。
將材料放入鍋中加少許水,以小火燉熟即可。
橘棗茶
材料:大棗5顆、桔皮2錢、陳皮2錢。
作法:
大棗洗淨去籽備用。
小陶鍋中放入大棗,以1000cc水煮滾,再加入桔皮和陳皮,轉小火煮20分鐘,之後將藥渣濾淨便可飲用。
穴道按摩
內關:由手腕橫紋的中央、向下方兩寸(約三橫指)處,兩條筋的中間。
足三里:正坐屈膝垂足,或是平臥皆可取穴,外側膝眼下方三寸(約四橫指),距離脛骨一橫指處。
中脘:肚臍上四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