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預防與保健

感冒(中醫稱之為「外感」)是因為風邪侵襲人體,臨床上出現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發熱、惡寒、頭痛、全身不適等症狀的疾病。四季皆可發病,尤以冬、春為多。如果病情較嚴重,在一個期間內廣泛流行者,則稱為時行感冒。

感冒的原因和分類
感冒包括多種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氣候突然變化,冷熱溫度失常時,人體衛外功能失常,而六淫之邪、時行病毒侵襲人體所引起。

感冒有風寒型和風熱型兩類:風寒感冒以怕冷,輕微發熱,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為特徵;風熱感冒以發熱發燒,不甚怕冷,頭痛,口渴,鼻塞流黃稠涕。咽痛或咽喉紅腫為特徵。以咽部是否腫痛為辨別風寒或風熱的主要依據。

感冒的日常生活保健
平時應有運動的習慣,如跑步、游泳、太極拳、外丹功、香功等,以增強身體抵抗病邪的能力。
注意防寒保暖,在氣候冷熱變化時,應及時增減衣被,避免過度疲勞,更不要直接吹風雨淋。
室內應經常保持空氣流通,並有充足的陽光照射。
多休息、多喝開水、多運動、勤洗手。
在感冒流行季時,避免到公共場所,若要到公共場所則戴口罩。
泡熱水澡,使全身出汗,可減輕感冒症狀。
一般感冒中服中藥後應避免吹風,並且最好能蓋被讓汗微出,或者吃熱稀飯、米湯,以遍體微汗出為宜,切忌大汗淋漓。
食療參考
一、風寒型感冒

冬春風寒季節,可服貫眾湯:貫眾、紫蘇、荊芥各三錢,甘草一錢,水煎頓服,連服三天,可預防感冒。
紫蘇黑棗湯:紫蘇三錢,黑棗十枚,一起煲湯,喝一大碗後,覆被小睡,微出汗。適用於風寒感冒,骨節肌肉痠痛者。
薑片頭豉湯:生薑六七片,淡豆豉四錢,煮湯一碗,趁熱喝,喝完必須蓋被小睡,能解除感冒初起之頭痛。
薑汁乾絲:生薑三錢,豆腐乾三兩,先將生薑壓取薑汁,再以薑汁及適量的鹽、酒調料拌豆腐乾絲後即可食用。適於風寒感冒,胃口不好,噁心嘔吐等。
豆豉燉豆腐:豆腐400克、淡豆豉2克、生薑3克,再加適量的鹽一起隔水燉煮,趁熱食用。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畏風等症狀。
香蔥拌豆腐:香蔥20克、蔥白15克、豆腐300克、鹽少許,一起拌勻後食用。適用風寒感冒、鼻塞、骨頭疼痛等。
二、風熱型感冒

夏天暑濕季節,可服蒮佩湯:蒮香、佩蘭各一錢半,薄荷六分,煎湯頓服,可預防感冒。
咳嗽者,將羅漢果煮水當茶飲,或口念八仙果、薄荷糖,可達到潤肺、生津止咳之功效。
三白湯:以白蘿蔔一斤半、白菜根一斤、連鬚蔥白三兩,水煎服,可預防感冒。
鮮薑蘿蔔汁:以白蘿蔔三兩、生薑一兩半、切碎、絞計、去渣,將兩者混合,適量含於口中,慢慢嚥下。適用於急性咽喉炎,咽喉腫痛等症。

Related Articles

傷科推拿簡介

針刀療法介紹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