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中醫調理簡介

癌症在中醫屬於『癥瘕』、『積聚』、『失榮』、『瘰癧』等範疇。癌症近幾十年來,一直蟬聯台灣十大死因榜首,手術、放射線或化學治療是目前不可避免的治療模式,您是否擔心在治療過程中無法承受術後、放、化療的毒副作用而中途放棄治療呢?

若在西醫常規治療中,配合中醫的共同照顧,除了可以減緩這些治療的副作用外,並可以增強對放化療的敏感性,防止復發和轉移,而有利於繼續接受西醫治療以提高療效。

療症手術、放療及化療後的中醫調養建議如下:

手術後-氣血虛弱,容易疲倦、頭昏眼花、胃口不好、面色蒼白,應以補益氣血,調整脾胃功能的食品為子,如蓮子、紅棗、白糖糯米粥等;還要進食理氣健脾,幫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金桔等。
放療患者-會合併熱性反應,嚴重損害正常組織,造成皮膚壞死和骨髓抑制,如頭痛、骨髓受抑制、白血球下降、血小板下降、放射性口腔炎、口乾舌燥,應以開胃、鮮美、營養豐富。放療後,要增加養陰生津類食品,如百合、銀耳等。
化療患者-常見副作用有腸胃道的副作用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脹、便秘、腹瀉,骨髓功能抑制如貧血、白血球下降、血小板減少,口腔疾患如口乾舌燥、口淡、口糜,心悸、胸悶,失眠,水腫,皮膚紅疹、身熱、手心熱者,肝功能的傷害等。白血球減少,以補益氣血為主,加服幫助消化的食物。化療反應,噁心嘔吐,可酌服生薑,或以生薑擦舌。化療結束也應加服補益食物。
平日飲食建議:
五榖米取代白米
植物油取代動物油
日食有機五蔬果
禁食含致癌物的食物
不吃動物肉品,以豆類、堅、胚芽代替
喝潔淨水
調整情緒與心境,保持樂觀進取的態度。

中醫在癌症互補療法所發揮之作用,對病人生活品質及健康維護有相當大之助益,其扮演之角色不容忽視。癌症的病患,在接受正規的外科手術後,在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甚至持續的門診追蹤期間,都可接受中醫之輔助治療,活出亮麗的人生。

Related Articles

傷科推拿簡介

針刀療法介紹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