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勞工朋友頸椎多動動 避免手麻痺、無力、疼痛找上身

圖/台中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從事室內裝潢工作十幾年的黃先生,連續多日以右肩扛木料,「重量級」的建材,對身體是很大的負擔,但他為了趕工程進度,仍咬牙硬撐,有一次要把材料放下的時侯,他的頸部突然「喀拉」一聲,隔天脖子轉動就變得僵硬而困難,按壓會非常痛,同時右手出現痠痛無力的症狀。

 980228-2_0ac12.jpg

手指、手腕、手臂若無法正常運動,必須就醫,做神經理學檢查,或是請中醫傷科醫師評估,因為這可能是頸椎神經受到壓迫所造成的。

患者找他的家庭醫師打止痛針、吃藥。治療兩星期之後,頸部仍然感覺緊繃,右手痠痛、無力始終無法根治,連帶原本日常的工作竟也無以為繼,讓他十分的恐慌。

黃先生說,因為工作的關係,以前也曾經有過太勞累而造成頸部、右手臂長期痠痛的情形,但通常休息一兩天後,都能有所改善,此次劇烈的扭傷久久不癒,真的把他給嚇到了。

於是,黃先生到台中慈濟醫院就診,經頸椎X光檢查,發現第六、七節頸椎有旋轉現象,頸部脊柱弧度變得比較直,進一步的理學檢查結果則是右手握拳無力、右肘按壓疼痛、彎曲有無力感,第六、七頸有壓痛點。

中醫的傷科診斷則是黃先生有氣血瘀滯、筋翻、錯骨縫。治療的原則以舒筋活血,使筋入槽骨合縫為目的。治療方法採理筋、推拿、鬆筋及頸部整脊手法。在三個療程之後,病人的右手肘、右手指痠痛與無力症狀已逐漸復原,可以恢復平日的工作。

其實,不只是像黃先生這種職業的案例,上班族坐辦公室時間過久也同樣可能出現頸柱的問題,頸部經常僵硬、痠痛,建議盡量把握時間做頸部柔軟操,頸部上下左 右緩緩移動,輕輕揉按後頸部的風池穴,不但能夠舒筋醒腦,也可以避免頸部神經壓迫。多留心、多觀察,當身體出現警訊時,千萬別輕忽,小病不重視,就有可能 引發成大病,但頸椎整脊仍有很多必須要注意的地方,以免反而適得其反。

頸椎整脊的注意事項

一. 醫師需詳問患者病史,頸部X光檢查排除頸椎是否有骨折、急性神經壓迫,更重要的是須留意頸椎是否有動過手術、有螺絲、釘子、等內固定物。

二. 整脊前必須鬆筋,就是用推、拿、揉、按之手法使頸椎周邊的肌肉放鬆以利整脊,鬆筋也可避免筋骨拉傷。

三. 整脊前必須先做安全檢查,確定頭部可以正常上、下、左、右擺動。

四. 頸椎旋轉扳法:患者以坐姿最佳,頸部放輕鬆,醫師站在後面,用一手扶住患者後項,另一手托住下巴,兩手慢慢擺動使患者頭部向一側旋轉,托下巴的手令患者頭部往後、往上仰15°,擺動到有阻力的時候,稍微停頓一下,然後瞬間發力,聽到「喀拉」響聲,表示手法成功。

不要忽視手無力、麻痺

臨床上,頸椎神經壓迫症狀除了會表現在肩膀、頸部之外,酸、痛、麻、無力症狀也會表現在整個手臂。不同節的頸椎傷害,表現在手臂的症狀也會有所不同,比 如:第五節頸椎神經壓迫,會出現手臂舉起無力、無法彎曲的現象;第六節頸椎神經壓迫則會出現手臂彎曲無力、手腕伸直無力的現象;第七節頸椎神經壓迫,會手 指伸直、手指彎曲無力的現象;而手指握拳無力則表現在第八頸椎神經壓迫。

臨床上遇見手臂疼痛症狀,例如:有手肘痛的症狀,我們就要詳問病史,並做神經理學檢查,診斷是否是網球肘、高爾夫球肘、或是因為第五頸椎神經、第六頸椎神 經、第七頸椎神經壓迫的緣故。手腕痛,我們要鑑別診斷是否為腕隧道症候群、媽媽手(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還是第七頸椎神經、第八頸椎神經壓迫的緣故。有了正確的診斷之後,才能對症下藥,並找專業醫師診斷及治療,才不會徒勞無功。

如何預防頸椎受傷

1. 避免用頭部載負重物。

2. 避免用脖子挾著話筒講電話。

3. 避免坐著睡覺、打瞌睡,這樣容易落枕、扭傷脖子。

4. 睡覺枕頭不宜太硬,太高。

 980228-1_c0e7e.jpg

謝紹安醫師示範頸椎整脊手法

Related Articles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