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衛教文章
不暢不快,中醫治療便秘的觀點與方法
日前,門診來了一位年近八十歲的阿嬤,除了因免疫力下降引發的疱疹病毒感染外,還受到頑固型解便解不出的困擾,時間長達一週,經過中醫診斷,以中藥加腹部按摩治療後,阿嬤「不順暢」的痛苦終於有所改善。
便秘在中醫的證型可歸類為四種,(由左至右藥材)熱秘-決明子、氣秘-陳皮、佛手柑、砂仁、虛秘-山藥、黑芝麻、何首烏、冷秘-肉桂、乾薑、肉蓯蓉等藥材可以幫助解便順暢。
有人說:衡量身體健康基本三件事,在於他是否「能吃、能睡、大小便通不通」,所以正常解便、排便順利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健康指標」。不過現代人工作繁忙,三餐飲食不定時,生活作息不正常,大便不通常常成了人們生活上的困擾與苦惱。
門診遇到有便祕困擾的病人,症狀主要可歸因為暴飲暴食、作息不正常、三餐不定時以及容易緊張的人。一旦大便不通、腹脹、腹悶、氣積在肚子中,甚至想大便, 蹲廁所時蹲太久,沒有宣洩而出那種暢快感,間接會影響情緒。而且,當大便停滯在腸中過久,一些代謝物質排不出去,猶如家中垃圾囤積過久,家中就會烏煙瘴 氣,久而久之人就會生病。
醫生,我有便秘嗎?
什麼情況才算便秘呢?成人正常排便次數為一天三次至一星期三次。若每星期排便少於三次,或排出大、硬便且引起排便疼痛,感覺排不乾淨等情況就算是便秘了。前面提到的這位阿嬤就是屬於嚴重便秘的情況,建議須找醫師協助,若民眾有同樣困擾,不要自行隨意到藥房買瀉藥服用。
便秘在台灣的流行率極高,成年女性有便秘情況的佔了24.5%,男性則為11%;而65歲以上老人便秘者,則高達32.4%,由此數據可以看出便秘深深困擾著台灣民眾。
便秘原因追追追
造成便秘的原因主要可分為以下五大類:
1.結構性:大腸結腸或直腸病變,例如腫瘤所引起的阻塞。
2.代謝性: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電解質失衡。
3.神經性:如腦中風或巴金森氏病。
4.藥物性:如鈣片、高血壓用藥、膽鹼性藥物、麻醉劑或含鋁、鈣的胃藥等。
5.飲食性:低纖維食物、脫水。
有便秘困擾者,必須留心以下四點:
1.若排便習慣一向正常的中老年人,之後發生頑固性(長時間解便不順)或進行性(原本解便順暢的體質逐漸轉為解便不順)便秘,糞便變細或便中血液時,就應考慮腸阻塞或直腸癌的可能。
2.便秘伴有急性腹痛、腹脹、嘔吐者,應考慮腸阻塞。
3.腸道外疾病壓迫腸道,如卵巢囊腫、子宮肌瘤、腹腔內巨大腫瘤或腹水。
4.若有慢性便秘和腹瀉交替,伴隨腹痛、發熱、消瘦者,需考慮由腸結核所致。
便秘在古代中國傳統醫學名稱:大便難、脾約、陰結、陽結、腸結、風祕等。
一、便秘在中醫理論形成的病因機症
1熱秘 身體陽盛,腸胃積熱,或飲酒過多,吃過多辛辣厚味食物,導致胃腸積熱。
2氣秘 情緒失和,氣機鬱滯,憂愁思慮過度,久坐少動,跌倒、手術後,或痰濕體質,多導致氣機鬱滯。
3虛秘 氣血不足,下元虧虛、過度疲勞、飲食無度、內傷,或病後、產後,年老體虛,多屬氣血津液虧損狀態。
4冷秘 陽虛體弱,四肢冰冷 陽氣虛弱,年高體衰,或喜歡吃寒涼生冷食物。
二、便秘各種證型適合的飲食
1熱秘 飲食宜西瓜、水梨、蘆薈、決明子、椰子、香蕉、梨、甘蔗、竹筍、冬瓜、黃瓜、絲瓜、苦瓜等清涼食物
2氣秘 宜桔子、桔餅、柚子、陳皮、玫瑰花、薰衣草、佛手柑、砂仁、蘿蔔等解鬱行氣的食物
3虛秘 宜食人參、黃耆、黨參、山藥、糯米、黑芝麻、當歸、首烏、桑椹子、蜂蜜等補氣補血食物。
4冷秘 宜食蔥、薑、蒜、肉桂、茴香、乾薑、薑黃、蕎麥、肉蓯蓉、韭菜、茴香等溫陽食物
三、針灸治療便秘取穴位置
1熱秘 以手陽明「大腸經」穴為主,如常選用具有清熱作用的合谷、曲池穴。
2氣秘 多配屬足厥陰「肝經」的太衝、行間;屬足少陽「膽經」的陽陵泉。
3虛秘 以補為主。以「膀胱經」的背俞穴以及足太陰「脾經」經穴為首選的三陰交、太白、大橫等。
4冷秘 用足少陰「腎經」經穴如大鐘、太溪、照海等。
推拿按摩
一般可按摩肚臍週邊的穴道如天樞、大橫穴;或者順時鐘方向按摩肚子,每次解便前按摩五至十分鐘,刺激腸蠕動,讓自己有便意。
若有習慣性便秘的人,解便時若心情過於急躁想要趕快解放,往往「成果」不佳。解便時應當心情須保持輕鬆,不急躁,培養醞釀便意,這樣大便才會暢快,解後就 會有神清氣爽的暢快感。每個人應多注意個人每天解便的情形,儘量做到每日解便,這樣才能夠讓身體新陳代謝正常,而有一身健康輕盈的身體。
天天健康吃蔬果,幫助腸胃蠕動助消化,降低便秘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