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衛教文章
調整好心態面對 更年期來臨別怕
什麼是更年期症候群?
更年期,指的是女性接近停經時,女性荷爾蒙逐漸停止製造,造成月經逐漸不規則,最後停止月經來潮,也就是婦女的生殖機能逐漸降低至完全喪失的過渡期。平均而言,一般婦女大約45至50歲開始步入更年期,平均停經年齡約在51歲。
知柏地黃丸:適合腎陰虛內熱型的病人服用,常有潮熱、盜汗、陰道萎縮或乾澀感、失眠等症狀的更年期婦女服用,藥材包括知母、黃柏、熟地黃、茯苓、山茱萸、澤瀉、山藥、牡丹皮。
更年期的婦女因為內分泌失調,以及女性荷爾蒙減少,會導致心理及生理上的許多不適,這些就是更年期症候群,更年期症候群可能持續五年甚至十年,有高達三分之一婦女症狀會較嚴重。
更年期症候群會有哪些症狀?
情緒精神症狀:情緒不穩定、焦慮、暴躁、易怒、沮喪、記憶和注意力減退、失眠。
月經症狀:月經週期異常或量異常。
神經系統症狀:潮熱、盜汗、易疲倦。
生殖道症狀:陰道萎縮或乾澀感、性交疼痛。
泌尿道症狀:頻尿、尿失禁、老年性陰道炎。
骨質疏鬆症狀:腰痠背痛、骨折機率增高。
心血管症狀:心悸、胸悶、喘、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病變。
這些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適,又會因個別體質與營養的差異,而有程度上的不同。
中醫觀點看更年期症候群
漢 代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提到:「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即指出女性年齡在四十九歲左右所面臨生理上的變化,因 此中醫將更年期所發生的症狀統稱為「經絕前後諸症」,普遍認定腎氣精血衰退,引致全身臟腑機能失調,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是造成更年期症候群的根本原 因。
面臨更年期障礙的婦女,常見到腰膝痠軟、倦怠、耳鳴、頭暈、眼花、口乾舌燥、多夢、心悸不安、易喘、冒冷汗、頻尿等症 狀,即為中醫所說的「腎虛」,故治療上以固腎為主,並依每個人症狀不同而加以調治,且在更年期症狀緩解一段時間後,讓身體調控機制可以適應女性荷爾蒙缺乏 的狀況,即可停止服藥。
依照更年期症候群出現的症狀,可約略分為下列幾型:
一.肝氣鬱滯型:此型病人常有情緒易暴躁、易怒、沮喪、胸脅緊悶或痛的症狀,臨床上常以「疏肝解鬱」法來治療,常用方劑為「丹梔逍遙散」。
二.腎陰虛內熱型:此型病人常有潮熱、盜汗、陰道萎縮或乾澀感、失眠等症狀,臨床上常以「養陰清熱」法來治療,常用方劑為「知柏地黃丸」。
三.心氣陰虛型:此型病人常有心悸、胸悶、喘、疲倦、面色淡等症狀,臨床上常以「氣陰雙補」法來治療,常用方劑為「生脈散」。
四.腎陽虛型:此型病人常有頻尿、尿失禁、腰痠、膝軟無力、畏寒等症狀,臨床上常以「補腎溫陽」法來治療,常用方劑為「桂附八味丸」。
如何減輕更年期相關症候群?
一.日常生活習慣的保健:包括適度緩和運動、安排休閒活動,多與朋友家人互動。
心理治療層面,包括聽音樂、看書、看電影、爬山等多做讓自己心情能放鬆的方式,並避免熬夜。建議病患家屬要以更大的包容與支持幫助婦女朋友度過更年期。
二.飲食建議:
多吃維生素B群、維生素C及維生素E可改善潮紅、發熱的頻率與嚴重性。
多食鈣類食物:大豆、黑木耳、瓜子、芝麻。
多進食滋陰富含膠質多的食物︰水果、深綠色蔬菜、海帶、白木耳、黑木耳、地瓜葉、紅莧菜、川七菜、秋葵、蓮藕汁、昆布、海帶芽。
忌食辛辣之物:如辣椒、胡椒、咖哩、芥末、花椒、大蒜、蔥、薑、韭菜等。
忌食提神之物:如咖啡、濃茶、巧克力等。
忌食煎炒之物:如油條、炸豬排、烤羊肉串、烤雞、烤鴨、炒花生、炒蠶豆等。
忌食熱性之物:如狗肉、羊肉、牛肉、蝦、桂圓、荔枝、榴槤等。
三.藥物禁忌:避免在未經醫師診察之下自行服用燥熱之品如紅參、肉桂、附子、乾薑、鹿茸、十全大補湯、四物湯、八珍湯等。
四.穴位按摩:與腎區相關的穴位,如腎俞+命門穴,以及神門穴、三陰交 。
中醫食療方建議 (以下請製表,希望能美觀易讀,感恩!)
品名 食材 步驟
合歡甘棗粥 歡皮1兩,甘草5錢,浮小麥1兩,大棗10枚,米1杯半。 合先將諸藥材加水煎煮成湯汁(約煮半小時),再將湯汁和米共煮成粥食用。適合有情緒不穩、憂鬱、低潮、欲哭、失眠、盜汗症狀的人。
甘麥大棗茶 甘草5錢、小麥1兩、 剖開紅棗10~15顆,以開水熬煮,即可飲用。可以寧心安神,有效獲得情緒的緩解。
蓮子百合山藥湯 蓮子、百合3錢,山藥5錢。 將蓮子水浸去心,同百合和山藥加水煎煮至熟即可。可以補心脾,益氣血,安神益智。
決明菊花茶 決明子5錢,菊花3錢,枸杞適量。 決明子用小布袋包好,煮沸後用小火煮10分鐘,加入菊花和枸杞再煮5分鐘,濾出湯汁即可飲用。可清肝明目、降壓。對高血壓、頭暈、煩躁失眠、視物不清、口苦耳鳴者有較好的療效。
銀耳燉白糖 白木耳5克 清水浸發後,加白糖適量,隔水蒸爛後食用。
超過45歲以上的婦女,日常更要多運動,和家人外出休閒讓自己保持快樂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