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阻塞衛教保健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神采肺揚 自在呼吸

肺阻塞健康護照

肺阻塞治療目的是改善症狀,延緩病情惡化,以維持生活品質。主要的治療方式可分為藥物和非藥物兩大類:

A.長效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

B.長效型抗瞻鹼藥物

C.固定劑量複方支氣管擴張劑

D.固定合併吸入型類固醇與長效乙二型刺激劑

E.長效乙二型,長效抗瞻鹼,類固醇三合一劑型

二、非藥物治療

6-1_be99f.gif 6-2_76b87.gif 6-3_a1a7e.gif

戒菸與遠離二手菸

拍痰幫助痰液排除

疫苗注射

                      

6-4_123ad.gif 6-5_489cc_533f1.gif                       
 

肺復原運動

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COPD急性惡化

  • 加速肺功能下降
  • 生活品質不良影響
  • 影響症狀及肺功能
  • 增加死亡率

一、肺阻塞的急性惡化症狀

發生急性惡化的情況主要為呼吸道症狀急遽加重,
其症狀改變的程度超出平日之正常範圍,因而需要改變用藥,包括:

一、肺阻塞的急性惡化症狀

二、預防與急性惡化處理方法

控制型-四種吸入型類固醇: 保衛康、輔舒酮、可滅喘、帝舒滿

臺灣目前常用急救藥物

2021-03-12_112827_03_3ba63.jpg 2021-03-12_112827_05_954f7.jpg 2021-03-12_112827_07_488d2.jpg

備勞喘
定量吸入器

泛得林
定量吸入器

備喘
全定量噴霧液

 

肺阻塞屬於一種老化病變,若合併其他常見的性疾病,可能會影響肺阻塞的控制,故稱為肺阻塞的共病症。共病疾病的治療方式並無不同。重點在於必須早期診斷,找出共病症的存在,並且及早治療,以免疾病惡化。

常見的肺阻塞共病症包括:

Image

肺阻塞病人常發生體重減輕的現象,主要是因為缺氧或呼吸困難而使病人的能量消耗增加,同時也影響營養的攝取。營養攝取減少,能量消耗增加,就容易會造成營養不良,體重下降。

營養不良對肺阻塞病人造成的影響有哪些?

2021-03-12_140724_03_2928b.jpg
2021-03-12_140724_06_89f45.jpg
 2021-03-12_140724_09_6f43f.jpg

肺阻塞病人應該如何進行營養照護

著重於維持理想體重和水分平衡。

理想體重= 身高(公尺)2x22
飲食中的蛋白質、醣類及油脂的組合正確,能幫助你呼吸的更好。

2021-03-12_140736_03_90f9a.jpg 2021-03-12_140736_05_1d4f1.jpg 2021-03-12_140736_07_f4192.jpg 2021-03-12_140736_13_e57f4.jpg
                     2021-03-12_140736_15_a7514.jpg 2021-03-12_140736_17_dd5a7.jpg 2021-03-12_140736_20_63a98.jpg                    

戒菸!同時遠離二手及三手菸害,
越早戒菸,越能避免肺功能的大幅下降!

戒菸的方法

尼古丁替代治療(NRT):
尼古丁替代治療( 尼古丁口香糖、吸入劑、皮膚貼片、舌下錠或口服含錠劑) 能增加戒菸成功率。
藥物治療:
Varenicline、Bupropion 和Nortriptyline 可增加戒菸率成功,但不應該單獨使用,應合併衛教治療。

有關於肺阻塞病人的疫苗注射

肺阻塞病人較一般人易感染流感及死亡,因此醫師建議患有肺阻塞的病人應:

  • 每年秋末冬初時施打流感疫苗,預防流感的感染。
  • 定期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預防感染肺炎。

肺阻塞主要的症狀為「咳、痰、喘」,運用正確的咳嗽技巧、拍痰方法,能有效的清除痰液,改善呼吸。

運用咳嗽技巧:

身體向前彎,手放腹部上,深吸氣至腹部 (腹部鼓起)。
每吸一次咳嗽兩次,第二次為主咳。連續做三回。
咳嗽時腹部肌肉一定要收縮,咳嗽之前,頭部擺正且低頭,咳聲需低且沉,這樣痰較容易咳出。

提高水分與蒸氣:

水分不足,痰液會變乾且黏。喝足夠適量的水,或吸入蒸氣或氣霧可使痰液較容易咳出。

配合正確的拍痰方法:

拍痰請於飯前1 小時或飯後2 小時後執行

氧氣,是一種治療方式,
需要經過醫師處方使用。

氧氣治療的目的:

 改善低血氧的合併症  減輕呼吸系統
及心臟的負荷
 減少呼吸困難的症狀  提升生活品質
及存活率

缺氧的徵兆有哪些?

 呼吸困難 冒冷汗  心跳過快 
意識混亂 頭暈  嘴唇手指發紺

長期居家氧氣供應的設備

醫師會根據病人的活動能力、給氧流量和室內環境、經濟考量等因素選擇最佳氧氣供應設備,氧氣供應設備種類可分為:

什麼是肺部復原運動?

肺部復原運動是肺阻塞的治療中很重要卻常被忽視的一環,它主要是利用各種不同的呼吸運動訓練、呼吸訓練、姿位引流及肺部擴張治療等,來改善病人的咳嗽多痰及呼吸困難的症狀,以增進病人的生活品質。

肺部復原運動怎麼做?

一個有效的肺部復原訓練至少要維持6週;分為「肺部呼吸訓練」和「肺部運動訓練」兩大部分,肺部復原的強度和內容應根據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肺部呼吸訓練

(1) 噘嘴式呼吸

吸氣時用鼻子吸氣,在內心默念「吸-吸」,並配合節奏用鼻子做深吸氣。(或是吸氣時使用鼻子吸氣,心裡默念1,2)。
嘴巴吐氣,噘起嘴唇像是要吹熄蠟燭一樣,默念「吐- 吐- 吐- 吐」,並照著節奏吐氣。(或是吐氣時噘起嘴巴,由口腔緩慢將空氣吐出,心裡默念1,2,3,4)。

(2) 腹式呼吸

吐氣階段:
開始時緩慢吐氣,用收縮腹部的方法把氣體趕出腹腔,直到氣體吐盡為止,過程約5秒鐘。
屏息階段:
吐氣完畢後停止呼吸,保持大約2∼3秒鐘。
吸氣階段:
放鬆肋骨,讓氣體緩慢充滿胸腔,最大限度地擴張胸腔,持續吸氣,放鬆腹部,使腹部漸漸鼓起,吸氣耗時約5秒鐘。

肺部運動訓練

練習頻率:每周三到五天,每次30 分鐘

(1) 下肢運動

透過下肢的運動,提高整體的肌肉與心臟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身體活動的呼吸急促感。

(2) 上肢運動

透過上肢的運動,改善周邊肌肉的力量,結合大肌肉群動作的肺部運動訓練,可以減緩病患日常生活的氣喘不適情形。

問題一:只要不悶不喘不咳嗽,我的肺阻塞就可以不用治療了嗎?

回答:肺阻塞是一個慢性疾病,治療不能只顧目前的胸悶、咳嗽或喘的症狀,也要顧及未來,只有規律不間斷的用藥與定期的追蹤監測,才能避免肺功能的快速下降與肺阻塞的急性惡化。


問題二:我的肺阻塞會好嗎?

回答:肺阻塞無法痊癒,但可以被控制,只要做好健康自我管理,包括戒菸、減少接觸二手菸或其他煙塵、保持空氣流通等事項,同時遵照醫師指示按時使用藥物,就能夠好好控制肺阻塞這個疾病。


問題三:我要如何知道我的肺阻塞控制的如何?

回答:您可以利用兩個簡單的評估問卷來了解自己疾病控制的狀況:

  1. 肺阻塞評估問卷(CAT):用以評估肺阻塞病人健康狀態受損的情形,總分40 分,分數越高,代表影響程度越嚴重。
  2. mMRC 問卷:主要是用來評估肺阻塞病人的呼吸困難嚴重程度, 從0 到4 分成五個等級,分數越高,代表呼吸困難程度越嚴重。

臺中慈濟胸腔科團隊為您服務

Image

臺中慈濟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資料來源: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