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與聽力檢查

聽覺的產生

能聽到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聽覺的產生

日常生活中發出聲音的物體,如喇叭鬧鈴等,都是本身震動後,推動空氣產生壓力波且四處傳播,也稱之為聲波。聲波可分為音頻,音強與音色三種特,我們的耳朵會擷取這些特性並轉換為神經訊號傳至大腦,最終成我們所認知的聲音。

耳朵的構造

  • 外耳-包含耳廓及耳道,耳廓外型呈現喇叭狀以用來收集聲波,耳道前三分之一是軟骨構成,表皮有腺體(叮嚀腺)分泌有保護作用的耳垢,後三分之二是硬骨構成,平均總長約三公分。
  • 中耳-介於外內耳之間,三小聽骨也位於此處,將聲波轉換為機械能並傳遞至耳蝸
  • 內耳-依功能分為耳蝸部位司聽覺及前庭半規管部位司平衡.內部充滿淋巴液,且有毛細胞將機械能訊息轉換為神經傳遞的電子訊息。

Anatomy-of-the-ear-WEB.jpg

聲音傳導路徑

  1. 耳廓收集聲波並經由耳道傳至鼓膜
  2. 聲波震動鼓膜及鼓膜後方相連的三塊聽骨,最後一塊聽骨(鐙骨)則連接卵圓窗,也就是耳蝸的入口,將震波傳入耳蝸內。
  3. 鐙骨推動耳蝸中的淋巴液,位於淋巴液中的毛細胞也跟著震動,並產生化學物質刺激神經。
  4. 聽覺神經傳導訊號至大腦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