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結節處理建議
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之肺部結節處理建議
結節型態 | 處理指南 | 補充說明 | |
---|---|---|---|
單一純毛玻璃結節(GGN) | ≦ 5mm | 不需要以CT追蹤 | 連續1mm薄層 CT影像以確認病灶是否為真實的純毛玻璃結節(GGN)。 |
單一純毛玻璃結節(GGN) | > 5mm | 發現病變後3個月進行CT複查以確定病變是否持續存在 ; 如果病變仍然存在且沒有變化,則每年CT複查,至少持續3年。 | FDG PET-CT 對此類病變的診斷價值有限,且有誤導傾向,因此不建議使用。 |
單一部分實性結節 | <5 mm | 首次3個月後複查以確定病變是否持續存在。如果持續存在而且內部實性成分<5 mm,則建議每年以CT複查,至少持續3年。 | > 10mm 的部份實性結節,考慮以PET/CT檢查 |
單一部分實性結節 | ≧5 mm | 首次3個月後複查以確定病變是否持續存在。如果持續存在及內部實性成份≧5 mm,則建議切片檢查或外科手術治療。 | > 10mm 的部份實性結節,考慮以PET/CT檢查 |
多發部份實性結節 | 純毛玻璃結節(GGN) ≦ 5mm | 建議第2年及第4年追蹤。 | 多發≦ 5mm的GGN病變應考慮到其他病變的可能。 |
多發部份實性結節 | 多發> 5mm 純毛玻璃結節(GGN),但沒有特別明顯的病灶 | 建議第一次檢查後3個月以CT追蹤確認病灶是否持續存在,之後每年CT追蹤複查,至少持續3年。 | FDG PET/CT 對此類病變的診斷價值有限,且有誤導的傾向,因此不建議使用。 |
多發部份實性結節 | 有明顯病灶的多發部份實性結節 | 在第一次檢查後3個月以CT追蹤確認病灶仍是否持續存在,如果病變持續存在,建議切片檢查(biopsy)或外科手術治療,尤其是對內部實性成份直徑> 5mm 的病灶 | 建議對懷疑肺癌的較大病灶給予保守的肺部切除術。 |
資料來源: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ubsolid Pulmonary Nodules Detected at CT: A Statement from the Fleischner Society1 . Radiology: Volume 266: Number 1—January 2013 . ( Fleischner Society ) | |||
註:對以上結節建議,仍需經胸腔內科或胸腔外科專科醫師對於肺部疾病及個人作全面診斷及考量(如:家族史、過去病史、生活習慣、癌症指數等),較易獲得有利益的幫助。 |